
如果你还记得这个系列的话……《移动迷宫》原作是一个面向青少年的科幻小说系列,首部中,主人公在电梯里醒来,发现自己被带到了一个奇怪的露营地,露营地里都是和他年纪相仿的男孩。该地通向外界的唯一路径是一座巨大又充满机关和怪兽的迷宫,不少人在尝试走出它时殒命。随着故事的进展,每月定时送来的神秘补给中断,夜间的怪兽袭击愈加频繁,角色们不得不步入迷宫寻找出口,并在随后的旅程中发现了更大的阴谋。
这个系列的改编电影分别在 2014 和 2015 年推出了前两部,捧红了从电视剧界踏入影界的年轻演员迪兰·欧布莱恩。但是它从来没有“爆”过,两部分别在北美拿走 1 亿出头和 8000 万美元的票房,尽管在同类型里不算低,但也只能称得上不温不火。
如今这个系列即将迎来终结曲《死亡解药》,定档 2018 年 1 月 26 日(原档期是今年 2 月 17 日,但是因欧布莱恩去年在片场遭遇严重事故而延期)。主角们在经过两部电影的磨练后,要与迷宫背后的黑手 WCKD 组织展开决战,并解开更多小说设定上的谜题。
从预告来看,电影的动作风格比较平庸,反乌托邦反强权控制的主题也有点俗气。其实这几乎是所有同类作品的通病。
YA 作品,即面向 Young Adults(12-18 岁/ 20 岁出头的青少年)的作品,在小说界和电影界并不是新词。早期的《哈利·波特》和《暮光》系列都可以被归为 YA 类。在《哈利·波特》结束后,好莱坞不想放弃 YA 群体,也一直在寻找口碑不错的接替者,直到《饥饿游戏》的出现。
狮门的《饥饿游戏》是现象级的,它以 4.24 亿美元的北美票房占据科幻小说改编作的票房首位,超过了经典的《侏罗纪公园》,也让众多制片方看到了 YA 电影仍然具有潜力。他们认为这些作品拍好了不但能吸引青少年,还能吸引成年人。这种拓宽观众群的意图也让该类的一个子类脱颖而出——它们更注重青少年身上“成熟”的一面,往往塑造出勇敢的主角,在反乌托邦的设定下起身反抗制度,完成成人没有去执行的任务(或者在很多情况下,成人角色完全被忽视了),重点是颠覆政权,拯救世界,而不是在校园里谈情说爱。
于是,同样是畅销书且题材相近的《分歧者》系列、《移动迷宫》系列都被搬上了银幕。但是它们的成绩并不如人意,《分歧者》仍然由狮门出品,首部投资超过 8500 万,但是北美票房只有 1.5 亿。两个系列的票房和热度都是在步步下跌,这是连其中的明星都无法拯救的。2016 年,索尼的 YA 科幻电影《第五波》上映,尽管由“超杀女”克洛伊·莫瑞兹主演,然而仅 3400 万的北美票房甚至未能回本。
心理成熟的观众大概只能忍受一次 YA 电影中纯洁心善的青少年徒手战胜一切的套路。这点其实在《饥饿游戏》上已经体现得很明显了。这部有史以来最赚钱的 YA 电影,最后一部的投资高达 1.6 亿美元,北美票房却比首部少了 1.5 亿。观众的反响是,尽管表面像是大制作,内里却是 CW 电视台(以出产低成本的粗糙青春剧成名)的美剧。
如果动作戏不够突出,主题和角色又显得幼稚和不现实,充满了服务于青少年的幻想,那么这个类别的没落是相当值得理解的。
题图来自《移动迷宫 3》
聚合全网优质资源,尽在小彬子的资源站!全站优品,只为传递价值
本站资源均源自互联网,由小彬子收集整理,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本站2818929499@qq.com我们会及时删除。部分作品由小彬子进行二次创作修改,转载请注明!
本站资源仅供研究、学习交流之用,若使用商业用途,请购买正版授权,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下载用户自行承担。

测试AJAX回复楼层显示BUG.
来看看
